今年58歲的周富賓是北京東城區渣土消納管理所的環衛工人,他發明的高6.5厘米的“塔簧”,讓一座公廁每月節水25噸。
全天不離辦公室
周師傅平時負責東城區北片公廁的日常維修,雖然有人與他輪崗,但周師傅還是每天守在辦公室,這里儼然成了他的“家”。有時都半夜了,周師傅也會接到居民電話報維修,他立刻穿上衣服跑去修理。
在周師傅的“家”里,擺著7個茶葉盒,里面裝滿了各種維修零件和常用的工具。除了去維修,周師傅幾乎全部的時間都在這個十幾平米的“辦公臥室”度過。
創“彈簧踏板”節水
周師傅在這個崗位上已經31年了,每天看著公廁里的水浪費,他感到心疼。于是便有了節水的想法。
2009年初,他想到制作一個回力彈簧放在截門里,由于市面上沒有賣的,他找到彈簧加工廠定做。令他感到欣慰的是,彈簧裝進腳踏閥門后,真的實現了節水。但是,在幾個公廁試用一年后,周師傅發現,時間久了,腳踏板越踩越費力,雖然節水,但給居民上廁所造成了不便。于是周師傅想到把筒狀彈簧改成“塔”形。經過試驗,下寬上窄的“塔簧”比以前更穩當,而且也更耐用了。截至今年3月,“彈簧踏板”已被東城區70多座公廁應用。
沒想過申請專利
“塔簧”只有6.5厘米,成本費2元,周師傅將腳踏截門內的原裝彈簧換成自制的“塔簧”,再恢復原狀,只需10分鐘。這項發明讓一座公共廁所一個月約省25噸水,今年3月底,東城區620座公廁都將安裝他的小“塔簧”。但說起申請專利的事,周師傅說,“就是心疼水,能有這么大用處,我也沒想到。申請專利我沒想過,都是別人跟我說的。能為大家做點事,我就挺開心的。”